欢迎访问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网站!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我会副秘书长、南京农业大学张群教授团队在膜脂信号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2-12-9 18:02:31  浏览次数:

    我会副秘书长、南京农业大学张群教授团队

    在膜脂信号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会副秘书长、南京农业大学张群教授团队在PNAS 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Mitochondrial GPAT-derived LPA controls auxin-dependent embryonic and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该成果鉴定了植物溶血磷脂酸(LPA)的关键靶标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明确了其在生长素转运、胚胎发育和植株生长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揭示了磷脂介导的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新机制。

    LPA是迄今发现的一种最小、结构最简单的磷脂,是真核细胞磷脂生物合成早期阶段的关键性前体。在Kennedy途径中,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催化甘油-3-磷酸生成LPA。在动物中,LPA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信使,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同时调节脂肪代谢,清除肝内沉积脂肪。而植物LPA的下游靶标及其调控机制,尚无报道。该文章研究了植物GPAT1/2的产物LPA如何通过调控PIN1的定位、转运及活性及来调控胚胎和胚后发育。

    gpat1 gpat2种子、胚胎及子叶的表型观察  2 GPA1/2参与调控PIN1介导的生长素转运与分布


    该研究发现拟南芥双突变体gpat1 gpat2的种子及胚胎后期存在严重发育畸形,并且影响到胚后发育,包括子叶畸形、下胚轴缩短变粗及根发育迟滞等。进一步的研究明确了突变体中PIN1分布异常,是导致生长素极性分布改变的根本原因。利用蛋白-脂结合、点突变等研究技术,证实了LPA直接结合PIN1,并明确了二者的关键结合位点;利用CHX和BFA等抑制剂处理,发现LPA参与了PIN1的囊泡运输过程。另外,在爪蟾卵母细胞异源表达体系中,LPA处理能显著提高PIN1的生长素转运能力,且该过程依赖于二者的互作。本研究从分子、细胞和植株等多层面明确了PIN1是植物LPA的关键靶标,并揭示了其分子机制及生物学功能。


    3 LPA显著提高PIN1转运生长素活性

    南京农业大学生科院博士生贾倩茹为第一作者,已毕业博士生柏杨为共同第一作者,张群教授为本论文通讯作者。本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等项目的资助。


    上一篇: 我会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章文华教授团队在水稻耐盐关键基因鉴定及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 开门红!我会理事长章文华团队教授团队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发表高质量论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16 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为:苏ICP备2021006809号-1
    地址: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电话:025-84390295 网站:www.jsspp.org.cn
        技术支持:南京网站建设-成旭通   
    您是本站第1568562位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