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苗木的春季管理技术指导
疫情防控不松懈,春耕在即不耽搁。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张敏研究员从专业角度提出观赏苗木的栽培管理建议,指导核心基地和示范户的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观赏苗木养护管理的重要时间段。随着气温升高,植物逐渐停止休眠、树液流速加快、新芽开始萌蘖,同时由于植物刚从寒冬中恢复生长,对外界胁迫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干旱、低温、冻害等影响,也容易遭受病虫害侵染,因此需要加强苗木的春季栽培管理。
1. 防寒保温
春季气候多变,常有寒流侵袭。为防止倒春寒,应对不耐寒的树种苗木采取树干缠绳、搭风障、建保温棚、树干涂白等方式进行防冻保温。对新栽的苗木,可以铺设地膜,或根部培土,以减少寒流对苗木根部的伤害。
2. 土肥水管理
春季气温上升,水分蒸发量大,此时中耕松土有利于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苗木根系生长,同时减轻杂草危害。
春季是苗木生长旺盛期,此时应施用肥料,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开花。对幼苗施用氮磷复合肥,施肥不宜过多,以免烧根。成年的苗木施用高氮型速效肥料,施肥量根据其年龄、习性而定。
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后,可以采取漫灌、灌根等方式,让苗木一次喝饱水。这样有利于保持土壤温度,保护苗木根部,促进苗木快速返青,防止春旱。

3. 修剪整形
修剪的主要对象是病虫枝、干枯枝、内膛密生枝、徒长枝、下垂枝等。通过适当修剪,合理调整树体结构,使枝条疏密有致,调节苗木养分分配,有目的的培养树冠、树形,以满足观赏需要。

4.病虫害防治
随着气温回升,虫卵开始孵化、病原物开始大量分生,尤其是蚜虫、蚧壳虫、腐病菌等。而此时苗木的抵抗能力较弱,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可用多菌灵等杀虫杀菌剂进行喷施,每周1-2次,连续1个月。
以上是针对露地栽培的观赏苗木的一些措施,如果是温室盆栽的苗木,需要注意:
1.人工加温
春季早晚温差大,应当在每天下午5点到次日早晨8点间,在温室顶部加盖薄膜保温。如遇阴天或低温,则白天也需要加温。
2. 换气通风
温室应每天通风换气,以降低温度和湿度、增加CO2浓度。一般通风时先开启温室顶部额通风口,待中午时分室外温度升高后,再开启前屋面通风口,这样可以避免室内温湿度的剧烈变化而引起苗木冻害。阴雨天或温度较低时,一般不必开窗,或减少开窗数量、缩短开窗时间。
3.控制浇水量
春季气温回升后,苗木生长势开始复苏,要逐渐增加浇水量。浇水时间宜安排在晴天的中午时分,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以利根系发育。同时向苗木枝叶上适当喷水,以增加湿度。
4.合理施肥
早春施肥应遵循“薄肥勤施、逐渐增加”的原则,宜在晴天傍晚施肥,一般每隔10-15d施肥1次为宜。对新萌发的幼嫩植株和新上盆、换盆的苗木,应暂停施肥,待新生枝叶完全展开,再开始施肥。

供稿人: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