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理事杨亦扬率队赴苏州吴中茶果间作区域开展科技调研服务
近日,我会理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所副所长杨亦扬和果树所王壮伟研究员带领团队赴苏州吴中区金亭镇和东山镇茶果间作种植区域进行科技调研服务。专家团队走访当地农林服务中心和茶果间作种植农户,并对天王坞、杨湾村、北望资源圃等7个代表性茶果间作区进行田间调查和土壤取样。
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间作系统,通过把碧螺春茶树和当地优势特色果品枇杷、柑橘、杨梅等交错种植,既集约利用了有限的土地,也有效提升了土地产出水平、改善了农民生计,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碧螺春茶果间作模式。2020年1月,“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吴中洞庭山人多地少、生态脆弱,当地茶果间作种植主要大量施用尿素、复合肥,较少施用有机肥,施肥方式多为雨前撒施,肥料容易淋失、利用效率低并存在造成大气、水体环境污染风险。过量施用化肥还导致当地茶园土壤pH逐年降低,对茶果产量、品质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当地茶果间作系统进行土壤调查,结合茶树和果树的需肥特性开展研究,确定果茶间作模式下科学、合理的配方施肥方案,提升果茶品质和效益,同时保护和修复土壤环境,为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的系统保护和发展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